第(3/3)页 不过这支舰队进入印度洋给英国人带来巨大压力,皇家海军的印度洋舰队主力都被拖着,无法专心赶回欧洲老家收拾德国海军。 德国海军在欧洲被皇家海军吊打,希特勒非常希望中日两国加入对英作战,专门派出特使到亚洲调和矛盾。 在德国人的调和下,中日走到谈判桌上,签订了秘密条约,共同对付苏联。 德国人对结果非常满意,至少这两个东方国家暂时不会打起来。 希特勒希望和中国结盟,毕竟中国工业实力比苏联稍强,中华联盟是亚洲最强大的势力,然而中国对结盟不敢兴趣,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日本人希望和德国结盟,但德国人态度谨慎,生怕中日之间爆发战争,把自己拖下水,一旦中国人反过头来和英国结盟,德国会很麻烦。 德国人不希望看到这结果。 “对付苏联,拿回属于我们的领土,这是历史使命,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我们都不会放弃。” 宋子文这样对德国特使表示,这话传回柏林,希特勒欣喜若狂,很快又怀疑起来,经过确认中国国防军把主力调往中苏边境,他才渐渐放下心来,实施**罗萨计划。 “日本人可信么?” “中国人可信么?” 武汉和东京同时怀疑对方的诚意。同时,他们不知道德国人那么着急,已经准备进攻苏联了。 柏林和武汉都知道彼此的意图,但谁都没有透露动手的时间,对对方都有所保留。 一转眼就到了1941年春节,中国人这一年日子普遍过得不错,尽管常常有要打仗了,但政府说扩大军队,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中国不会参与欧洲的战争,大家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军队规模越来越大,钢铁厂兵工厂机械厂的订单越来越多,仓库里的弹药越来越满,空军动员全国各地的飞行青年入伍,这是不争的事实。 “海军南下,暂时不要和英国人对上,陆军北上,德国人动手后我们再动手,一举消灭苏联远东地区军力,把俄国人赶回欧洲,然后建筑防线,等待欧洲的结果再作打算。” 武汉秘密会议上,白崇禧建议道。 德国虽没登陆英国,但英国的确元气大伤了。 “一旦我们北上,日本虚晃一枪,南下怎么办?南华会很危险的。”林一民提醒道。 “以日本人的性格,我国主力投入北方战场后,很可能会南下,当然,也可能反过头来对付我们。毕竟,朝鲜和台湾都在他们手上。” 司徒勇道。 “前怕狼后怕虎,日本人的心态和我们一样,都提防对方,都不敢轻易动手,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创造机会南下,双方会一直僵持下去。” 白崇禧有些不满道。 “美国人的态度呢?” 宋子文突然问道。 目光落在苦艾脸上,谁让他最能代表司徒南了,这点宋美龄做不到,她太有主见了。 “罗斯福政府援助英国,一边收购英国的海外基地,一边提供大量物资,还派飞行员到英国作战,可见美国人不惜一切保住英国,绝不会让纳粹统一欧洲。只是迫于形势,暂时无法参战,但最终肯定会参战的。 美**火巨头已经达成协议,推动…… 一旦他们准备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借口就参与进来了。” 苦艾自信道。最后补充了一句,“这是老板的意见。当然,美国人首先希望德国人和俄国人先打起来。” “好吧,我们等德国人先动手,我们再试一试打远东,一旦不成,就立即停止,然后南下。” 宋子文庄重道,表面看国内经济繁荣,扩军拉动内需,各大工厂都接到订单,但这种情况无法持续下去。 既然参战就要做足准备,考虑到可能面临两线作战,500万军队可能不足,武汉政府计划动员一千万人的军队,动员妇女参军。 当然也少不了和财团银行大公司们达成种种协议,让他们支持战争。 如何从国民手中夺取资源,用于战争呢,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办法就是发债券! …… 林一民专门飞到新唐山,通知南华武汉政府的战略决定。 “我就知道你们靠不住,幸好也没全依靠你们,日本人要是侵占南华,没那么容易,就让他们来吧。” 何文秀坚定道。 大不列颠空战给了他信心,没打败南华空中力量,日本不可能登陆南华本土,南华不是中国,日本潜艇也无法切断南华对外运输通道。 何文秀召集吴曼丽张栋梁高卫姚宏民于明钰蒋伟记等人召开秘密会议。 “要打仗了,各位,我们的敌人很可能是日本人。当然,这只是可能,总之要做好各种准备。” 何文秀大声道。 众人心头一凛,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南华众人没有绝望,南华这些年名声不显,但论工业实力,已经不比日本差多少,也有超过两百吨吨的钢铁产量,建立比较完备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轻重武器。 在航空工业上面,新唐山就是美华航空公司的两个总部之一,美华航空的飞机制造能力和规模一直是亚洲一流,比日本三菱还要强些,南华海空军拥有五六百架新式战斗机,并不害怕来自害怕来自海面的威胁。 况且中华联合舰队还在南华,一旦爆发战争,南华也会得到中国的支持。 “稍后,南华和中国就会宣布结盟,我想日本人想南下,如果动我们,最好考虑清楚。” 何文秀自信道。 “如果不是南华,那日本人要进攻哪儿呢?”吴曼丽突然问。 …… 会后,何文秀和吴曼丽还有林一民三人留了下来,何文秀问起原子计划进展。 南华原本也有类似计划,后来并入武汉的核计划,所以说武汉的核计划集合两国的力量。 进展还算顺利,正在建造气体分离工厂,美华化学公司已经研制出一批分离膜。 林一民这样回答。 “真希望那东西出现,既然司徒南说那东西存在,我就相信,你信么?”他笑问吴曼丽。 吴曼丽笑着点点头,他和司徒南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当然相信了。 “我有些后悔让****楠读军校了,你说派他去美国留学几年,怎么样?”吴曼丽有些担心道。 就一个儿子,儿子就是她的命根,既希望儿子继承她的一切,都不希望他发生意外,这会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了。 “应该的。”何文秀道。 林一民还提出南华增加对中国的石油橡胶供应,何文秀爽快答应。 ……蒋伟记心情激动,二十年的奋斗,他终于挤进南华的核心圈子里了,尽管是资历最浅的一位。 根据他的职位,他分配的任务是,监控清除南华的不稳定分子,南华十几万警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儿啊,我打算让你去总理办公室工作。”回来,他对儿子蒋j国道。 给司徒南打了几年工,蒋j国在商界积累丰富经验,回到南华后加入美华银行,成为高级职员,接着又辞职,回去打理蒋家的产业。 蒋家也是南华的大财阀之一,经营矿业房地产银行贸易等业务,资产过亿元。 “父亲,发生什么事了?”蒋j国问道,听父亲的意思,好像要自己为国效劳。 “姚宏民希望你过去帮他,管理国家财政金融。南华,要打仗了。”蒋伟记提醒道。 成为姚宏民的助手,将来未必不能接任姚宏民,成为南华的财长? 蒋伟记心里想道,希望儿子把我这次机会。 …… “中南结盟,签订安全互保条约。” 这算是一个比较震撼世界的消息,世界各列强都心情复杂地看待这个结果,尽管他们早就知道了迟早会有这样一天。 就像德国进攻英国,全世界的盎格鲁撒克逊后代都支持英国一样,所有人都知道,英国人有个有钱而强大的亲戚。 对海外华人来说,两国结盟意义重大,他们团结一致,有了归属,不必因为政治分歧,被人为的分\/裂成两派,然后互相残杀,让外族得了便宜。 司徒南正在看报纸,对中南结盟的新闻一扫而过,继续关注欧洲的新闻。 “大不列颠空战取得胜利,喷\/火战机打败德国空军神话,击溃纳粹登陆英国的幻想!” 标题是这样写的,还附上伦敦被轰炸的惨状。 司徒南对伦敦的惨状没有太多触动,尽管这个身体做了十几年的英国公民,对英国却没有什么认同感,更不担心英国会沦陷。 不过汤姆就不同了,他找到司徒南,说自己要回伦敦参加飞行志愿军! 这位英国水手的后代,现在是司徒南的航空帝国旗下一家航空公司工程师兼股东,也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有钱,爱飞行,在好莱坞,除了霍华德·休斯就是他了。 在司徒南的教育下,为人低调,没有成为好莱坞报纸的常客,名声也小了很多。最近,他把位于伯班克的一个飞机仓库卖给了霍华德·休斯,霍华德·休斯用来制造飞机。 “不,我不同意,玛丽也不会同意你这样做的。”司徒南断然拒绝道,“汤姆,你现在也是一位父亲了,难道你想让你的孩子像你一样,从小失去父亲吗?” “可是,我的祖国需要我,我要打击法西斯!” 汤姆脸色一变,痛苦道。司徒南的话戳中了他的心,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变成孤儿。 “英国不是到处筹集军费吗?我想你留在美国,作为一名有钱商人,兼飞机公司的老板,能为你的祖国做很多。留下来吧,别任性。” 司徒南耐心劝说。 他可不想再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派人千里迢迢去拯救劳拉的弟弟保罗,汤姆是司徒南看着长大的,未必就有保罗的运气,能活着回来。 “好吧!总之,我能做点什么就好!”汤姆心有不甘道,差不多接受司徒南的劝说了。 “对了,旧金山造船厂正实施一项标准造船计划,为英国建造一批物美价廉的万吨轮船,名字叫做自由轮计划,你要是感兴趣,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司徒南道。 为了打消汤姆冒险的念头,他也算是煞费苦心,故意把更多工作压到他身上。 汤姆走后,司徒南暗暗感叹:“表哥穆是这样,他儿子也是这样,有时候人有点傻。当年表哥要是不自杀,估计后来兄弟联也会一起开创这事业吧吧。” ... [三七中文手机版 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