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帝国对清对俄国连赢两场,但—— “帝国战略位置太差了,周围都是强敌环绕,偏偏没有足够的资源,为了生存空间,不得不对外扩张。 要是……把帝国搬到澳洲就好了。” 石原莞尔突然想起来,参谋本部一个军官提出的澳洲方案,这方案的确有很多异想天开的地方,错漏百出,但对澳洲的调查确实做到了详尽。 东南澳洲有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丰富,可以养活亿万国民,又能满足日本工业生产,西澳洲更有丰富的铁矿,如果帝国独霸这块大陆,就有可能称霸太平洋。 “中国国防军扩军,中国人正在积蓄力量,他们的目标在哪呢?如果你是中国人,你会怎么想?” 石原莞尔突然问板垣征四郎。 “蒙古中亚或者东南亚。”板垣征四郎道。 “为什么?” “对中国而言,帝国虽然强大,但隔海相望,威胁不如北方俄国,俄国人从北西两个方向包围中国,中国统治者更担心俄国,历史上他们几次朝代灭亡都来自北方。 况且两国有血海深仇,俄国还占领中国的领土,现在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中国人过去十年里,一直蛢命往北往西发展,修建北方铁路和西北铁路,在东北西北大量发展军工业,要说对俄国人没想法,谁信呢? 只要帝国提醒中国人,别忘了俄国人的血仇大恨,相信中国人不会放过俄国人的。 就算不打起来,也会相互戒备,大量兵力被拖在北方。” 板垣征四郎分析道。 石原莞尔频频点头,认为煽风点火,挑拨中国人和俄国人非常有必要。 石原莞尔的难题,也是日本决策层的难题。 在皇宫御前会议上,为了北上南下战略,海陆军分歧严重,文官不同意打仗,但又认为错过眼前的机会太可惜。 裕仁依旧一言不发,心里算是清楚了,不解决中国,帝国不适合对外扩张,中国人提供的各种资源就不能少。 欧洲,德国人用了一个半月搞定法国,法国投降,美中不足的是,敦刻尔克战斗中,英国人不惜代价营救,德国人没完全抓住英国远征军主力,有二十万英法联军从海上溜了。 战争焦点从德法变成德英,战场也转移到海上和天空。 所有方案都值得考虑,石原莞尔到处兜售澳洲战略,引起了内阁和军方高层的兴趣。 …… 外滩,这是英军和法军(准确滴说是英国警察,早在几年前的交锋中,武汉政府虽没完全收回租界,但也限制英法军舰自由出入黄浦江,英法军队不能在租界部署重武器。)离开上海的日子,上海一片欢腾,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如果煽情一点,一些人会落下激动的泪水。 杜月笙坐在汽车里,看着英国人灰溜溜地撤退,不屑道:“小赤佬,你也有今天,让你们不好好做人呐?老家被人抄了吧!” 英军撤走了,上海再也看不见包红头的印度阿三,英国侨民开始撤离,英国人生怕中国人对他们不利。 法国人同样如此,上海的外国人也有同样担忧,离开上海,澳洲北美印度成了他们逃离的方向。 (也有高兴的外国人,德国大使作为邀请嘉宾出席在收回租界的仪式上,心情就不错。) 汇丰银行也有撤退计划,一部分贵金属已经通过英国商船运出上海了,然而更多的资产却带不走,汇丰银行大半资产都在中国,他们二十年来大量投资中国,投资铁路煤矿电力金融等诸多领域,持有中国铁路总公司,晋煤集团等多家大企业的股份,已经扎下根了,根本撤不走。 杜月笙觊觎汇丰银行很久了,不过人家毕竟是汇丰,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是上海最大的外资银行,和武汉那些财团有广泛业务往来,他不敢下手。 暗地里,他一直打听美华银行和内地财团的消息,看他们有没有趁机搞汇丰,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出一份力气。 只是一直没得到积极回应,美华银行等财团忙着讨论入股汇丰,没搭理他,可惜老杜的一番好意了。 “法国人外强中干,也不顶用,巴黎都被人占了,这打得什么仗啊。还得德国人能打!” 杜月笙的狗头军师万墨林也附和笑道。 他不知道杜月笙心里的想法,甚至胆敢觊觎汇丰这样的外国财团了。 杜月笙在收回租界中买了不少物业,价格当然很便宜了,让他开心的是,最近轮船招商局接到的运输订单不少,开始运送军需弹药,轮船招商局旗下的造船厂也接到新船订单,上海的兵工厂钢铁厂都陆续地加入军队的生产计划中。 杜月笙越来越感觉到这似乎要开战的预兆,他吩咐万墨林:“这次运得可是军队的货,吩咐下面多用心,别出差错。” 想到了什么,他又吩咐道,“太古怡和那边也动作快点,英国人若是不长眼,就让他们开开眼。” “嗯。我一定会让他们乖乖让出码头的。”万墨林自信道,英国人急着离开,太古怡和这样的海运公司成了轮船招商局进攻的对象。 然而英国人的骄傲没那么容易被打落,他们看不起杜月笙这个原来在法租界混的法国人的狗,不甘心让杜月笙得逞,怡和洋行一转身就找到来头更大的公司合作,把部分股份卖给大生集团和中国银行。 太古航洋同样有样学样,邀请广东发展银行入股。 洋人以华制华,外资和本地资本捆版在一起,完成了本地化,只有杜月笙还傻傻地,以为自己如果吓唬洋人,洋人就就范,根本想不到,他觊觎中的汇丰银行也引入美华银行,美华基金会等几家新股东,尽管卖掉的股份不是太多。 …… 上海的报纸每天都发布欧洲战场的消息,中国人心情一直非常爽,每天家常家短地谈论洋人老家被抄了,这不,让你们欺负中国人,报应来了吧? 总之,英法在中国是找不到同情者的,大家都为德国人加油呢。 经过有心人点拨,报纸上尽是英国人侵略中国的罪恶,一桩桩前部列出来,很多人看了都义愤填膺,于是出现越来越多收复香港的声音,全国掀起反英浪潮,英国人不识趣,就打! 毫无疑问,这场舆论战中,大公报美华电台发挥主要作用,背后都有宋美龄主使。 “把香港还给中国人吧,免得这个暴发户和德国人搅在一起,该死的暴发户!” 伦敦唐宁街十号,丘吉尔气愤道。 他现在不仅要“卖掉”香港,还要卖掉大量的海外基地,来换取美国的支持。 于是,驻扎香港的皇家舰队挥泪告别维多利亚港,而中国国防军昂首阔步地开进香港,海军军舰随之进驻维多利亚港。 在1940年,如果真有不长眼的港灿,肯定要被吊路灯。 “港岛位置重要,随时能封\/锁珠三角,英国人跑了,我们算是松了口气。” 南海舰队司令林育荣对某位南华同行道。 香港成了南海舰队的基地之一,海军航空兵开始拓建机场。 对于林育荣来说,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成就,他真正的任务还是出海训练,把南海舰队的四艘南华海军的两艘航母组成的中华联合舰队训练好。 每一艘航母都是排水量四万吨的大型航母,上面部署各式先进战机,这是一支在西太平洋唯一能抗衡日本联合舰队的舰队,尽管规模没有日本联合舰队庞大。 “走吧,我们要去金兰湾访问了。”林育荣笑道。 法国战败后,法国殖民地安南自然落入中国人控制中,尽管双方没有宣战,但中**队已经从广西南下,占领北部地区。 而中华联合舰队也南下,对金兰湾进行友好访问,然后就“不走了”,陆战队登陆舰港,牢牢地控制了港口机场公路等设施,建立军事基地,当然,也少不了要在金兰湾建设新的机场。 “控制了金兰湾,也省得我们在南海岛上建军事基地,舰港成了南海舰队又一个海军基地。” 海军部长陈绍宽向军委会和总理府回报。 “法国人没闹出什么乱子吧?”宋子文有些担心道。 “没。高卢鸡就是掉光了羽毛的光鸡,还敢闹?我们保证法国人在安南的安全和利益,总督府态度非常配合,已经和法国总督谈妥了。再说,法国总督都不知道该向谁效忠呢?” 陈绍宽笑道。 “那就好。法国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我们在安南有几十万侨民,十几亿元的海外资产也要保护好,你们要把握好程度。” 宋子文叮嘱道。 他早已把安南当成自己领地,安南经济属于中华经济圈,出产的煤铁资源大部分输送到两广,两广的工业发展就离不开东南亚的资源,所以说安南具有战略意义。 陈绍宽懂得这点,控制安南,伺机南下东南亚,这是海军的机会,以此也可以多要经费。他于是又哭穷,说海军经费不够用,太多兵力调到南方后,东海和北方沿海会不安全,恳请扩大海军航空兵在北方的规模,扩大厦门和大连的潜艇部队规模,以应付蠢蠢欲动的日本海军。 宋子文一听就头疼,这个海军部长,几乎每次都要钱,每次都总有理由,不好拒绝他。 “政府最近要和日本谈判,海军还要多做准备,万一谈不拢,小心日本人偷袭。我绝对不允许甲午的耻辱再次发生,国家投资海军那么多钱,如果——” 宋子文警告陈绍宽。 陈绍宽不敢怠慢,甲午海战,海军实在太丢了,留下的耻辱太深了。 陈绍宽不想被千夫所指,他一方面加强对日本舰队的监视,加强部署沿海地区航空兵力量,一方面为安全起见,他又派遣东海舰队的两艘航母南下,加入中华联合舰队,逼迫英国退出南海,同时避免被日本舰队偷袭。 …… 8艘(中国6艘,南华2艘)接近四万吨级航母为主力组成联合舰队,集中了中国南华两国海军精华,总吨位接近50万吨,(大部分都是新造军舰,以航母为主,辅以大量的防空驱逐舰,传统的巨舰大炮传统被摒弃,没有一艘战列舰,不过有几艘巡洋舰,作为对岸炮火支援,必要时承担破交战任务。) 当这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金兰湾,法国殖民者们已经无话可说了,人身和财产得到安全保证后,乖乖滴接受了这一切。 受德国控制的维希政府更不得不做出欢迎的动作,德国人非常希望这支庞大的舰队加入对英国作战中。 就算不直接攻击英国舰队,也能阻止英国从远东获得更多资源。 英国人感到亚历山大,生怕中国人以安南为基地,继续向南下,侵略缅甸马来亚,甚至印度。 然而中国人控制金兰湾后就偃旗息鼓,没有进攻缅甸印度。 英国人松了口气,他们可没自信到区区十几万东南亚和印度土著组成的殖民军能对抗如狼似虎的中**队。如果失去印度,没有印度的资源,这仗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中华联合舰队继续南下,抵达南华首都新唐山,中南两国国民热情达到高涨,打心里感觉到国家的强大,中国人在南海能挺直腰杆行走。 南华总理何文秀亲自来码头欢迎这支舰队,看到年轻的林育荣,林育荣在南华进修过,他还给这位青年颁奖过,一眼就认出来林育荣了,热情握林育荣的手,他笑着问:“林将军,国家安危,民族希望托于一身,压力大不?呵呵,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已经带领将士们建立南华了,论打仗,我们中国人,谁也不怕!” 林育荣本想说些什么,没想到碰到何文秀这样自信的领导人,该说的话何文秀都说出来了,只能感动点点头:“感谢总理信任,我会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他的确有感谢的理由,没有何文秀的支持,他能成为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吗?就算武汉那边肯,南华这边还未必呢。 当然,还有一个最应该感谢栽培的人——司徒南,如果有机会的话,林育荣至少好几年后才能见到自己的恩主了。 东京。 中华联合舰队南下,着实让日本人紧张起来,又羡慕中国人兵不血刃占领安南,他们其实也想过去分一杯羹。 收到南华传回来的情报,中国联合舰队出现在新唐山,距离日本联合舰队“十万八千里”,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才松了口气,那支危险的舰队不会出现在日本海,偷袭日本联合舰队。 同样日本联合舰队就算有心去偷袭他们,也得经过南下,这几乎很难隐藏自己的踪迹不被发现,毕竟南海情况复杂,中华联合舰队又躲在安全的爪哇内海。 美国人甚至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一点激烈动作也没有。 站着茅坑不拉,美国人为何不让出菲律宾,让帝国海军南下呢? 日本海军不少将领对美国人占据菲律宾,阻挡日本南下很不满。 又羡慕中国人位置好,他们基本控制南海,有南华做内应,舰队可以放心南下。 中华联合舰队不久后又通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训练,当然,他们不敢通过马六甲海峡,英国人在新加坡要塞严阵以待,不敢让他们通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