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这些古籍里的重要内容,她几乎都已经倒背如流。 第一,是因为对古籍和古代历史的热爱, 第二,她大学是中文系研究生,主要研究的就是古书、古文字。 第三,在茅山学习道术,对山海经这种奇书,那是一定要充分阅览的。 “所以,在我所学的法脉里,神荼郁垒不只是门神那么简单,而是统御万鬼的上古神灵。” “符纸上书写两者的神名,便可以驱鬼镇尸。” 苏清黎倒不是卖弄学识,而是这镇尸符贴在赵九庭爷爷的棺材上,她需要解释清楚,以免引起误会。 “果然是文化人!原来神荼郁垒是这么来的。” 李伏龙虽然没听懂苏清黎背的那一段文言文,但是听起来就感觉很不一般。 “我有个疑问,如果要说统御万鬼,阎王不是也可以吗?” 李伏龙有些纳闷,阎王可比神荼郁垒的知名度高多了。 而且,比划也少了很多,明显书写起来更简单。 “阎王起源于古印度佛教,神荼郁垒起源于山海经。” 苏清黎简单解释了一下,回忆道: “在茅山的时候,师父让我们在符纸上写神荼郁垒,他说这既是上古神灵,也是我们的祖先。” “如果忘了祖先,那我们连根都没了,还学什么道。” “我不知道其他法脉如何,但我师父这一脉,比较偏爱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灵。” 听到这些,李伏龙沉默了。 这丫头不仅人美,而且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 “苏小姐,你有个好师父。”他认真的夸了一句。 “奶奶,我能成为您的小师弟吗?”赵无明也突然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 说完,他已经把坟墓封好了土。 而且,精益求精,强迫症的修了修边幅。 苏清黎回答他的问题道: “我师父在茅山,你自己去问他。” 同时警惕的看着四周,有些不安的说道: “你们难道没发现,周围的尸气越来越重了吗?” 这才是目前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李伏龙和赵无明,也都是立马反应了过来。 他们都能感觉到尸气与阴气的变化, 就像是雾气一般,萦绕在幽深的玉米地里,越来越浓。 三人循着尸气传来的方向,同时看到东北边, 一里之外, 月光照耀下,有一面旗帜,在十米高的空中,飘扬招展。 今夜无风。 尸气围绕在旗帜周围,铺天盖地,仿佛乌云压城。 旗帜越来越近,李伏龙用灯光照了过去, 可以清楚的看到,旗帜腐朽又破烂,千疮百孔…… 但是,上面绣着一道字迹: 赵!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