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南华初印象-《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3/3)页

    看着那些煤炭在船上被工人冒雨卸下来,堆在港区越来越高,陈果夫忍不住要问旁边的刘鸿生。

    “你还真问对人了。”刘鸿生微微一笑,告诉陈果夫,煤炭是从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运过来的,西爪哇地区的煤炭基本上都从唐山港进来,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各地区。

    去年唐山港吞吐煤炭超过500万吨,今年上半年就刷新这个数字。钢铁工业区和电厂是主要耗煤大户,排在第三的是优质的用于船舶动力的无烟煤。

    “唐山港现在已经超越新加坡成为南洋最大的煤港,越来越多的远洋船只都停泊这里补充煤炭。”

    顺着刘鸿生手指的方向,陈果夫看着码头上的确停泊着各国国旗的船只,应了那句诗“门泊东吴万里船”。

    还没登岸,似乎他也从刘鸿生的自豪中感受到南华蒸蒸日上的气象。

    “萍乡煤炭公司已经把生意做到南华来了?”陈果夫随口问道。

    “那倒不是。我个人在这里经营煤炭生意,这次下来,顺便考察一下南华的火力电厂项目。事情顺利的话,萍乡煤炭公司就在国内新建一些电力项目。”

    刘鸿生解释道,事关重大,这次他没有透露更多消息。

    这时正好有一艘货轮进来,挨着煤炭码头停下,刘鸿生微微一笑,指着那船上的不列颠和澳大利亚旗帜,有些羡慕道:“那是从澳洲运过来的铁矿,南华的铁矿大部分都从澳洲西海岸运过来的??????还好当初我们占了那铁矿!”

    铁矿?澳洲?他跟南华有什么关系?

    陈果夫暗暗惊讶,感觉周天成、刘鸿生等人都让他有些看不透,反正就是比他要高层次的大人物。

    就连这南华,从看到唐山港的第一眼开始,陈果夫就觉得其中藏有太多的秘密,心中有个声音呼唤他,只有创出一番事业,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原先的那些秘密就会水落石出。

    太平轮的到来让唐山港一片欢腾,无数的旗帜向船上致意,船上的人也纷纷回应。无论是头等舱的达官贵人还是三等舱的赤贫百姓,他们深深记住这次不平凡的旅行。

    “你明天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为你引荐一位大人物,手可通天的那种,也是我们的老乡。”

    刘鸿生挥挥手,坐上一辆崭新的汽车走了。

    陈果夫携妻子朱明小心翼翼地走出码头,面前就是一方开阔的广场,车水马龙,汽车在路上飞驰,刚下了场雨,每辆车的玻璃都光洁如洗,闪闪发亮,往来络绎不绝。

    不过最多的还是自行车,铃铃的声音在街头响个不停,还有??????那可恶的黄包车,他们是三轮车司机最讨厌的人!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