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沸腾唐人街-《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3/3)页
“还和顾维钧保持联系吗?”司徒南随口问道。
“有。他现在当上了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也算如愿以偿了。去年山东问题办得漂亮,为中国争回了山东。”
穆先明兴奋道。顾维钧是他的好朋友,当初顾维钧当驻美大使的时候,他也在罗伯斯公司做高级经理。
这几年顾维钧在外交界大出风头,而才华不下于顾维钧的他一直在为南华的事情奔走穿梭着,如今总算功成名就了。
南华经济主要面向美国,有太多的投资计划需要一位懂经济又有人脉,了解美国的驻美大使居中协调,穆先明当驻美大使也是司徒南的一力主张的。
“对了,不久前我还收到顾维钧从北京发来的贺电呢。”穆先明笑道。
“他怎么说?”司徒南关心道。
“没说太多。主要说加强两国合作,相互支持之类的。北京的情况你也知道,有时候他说的话不一定比某个将军管用。”
穆先明道。
“的确是这样。不过必要的合作交流还是要的。南华有扶持祖国的计划,只是暂时没有余力。所以我们只能重点投资在两广,不过这方面的确没有北京政府什么事。哎,真够乱的,估计北方又要打仗了。”
司徒南叹道。
“又打仗?”穆先明惊讶道。跟南华大多数人一样,在很多人心中,南华和中国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大部分人都惦记着祖国,毕竟家和根都在那里。
“民国那年不打仗?他们打仗我们发财,等我们积累了实力才收拾那群混蛋!”司徒南不甘心道。
不仅是他,南华军中有不少人都有类似的心态。要不是何文秀压着,估计那些闲在没事做的将士要回家乡革命了。
不过除了部分军官有些返回国内,大部分的将士只能把力气用在工业建设和打击土著反抗势力上了。
在南华领土上,大的战争没有了,小规模的骚乱不时地出现,主要是铁路几乎影响了不少土著人的利益,不过注定他们的反抗是徒劳的。
随着南华军大量裁员,数十万将士从军中退役后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政府的官员,他们身后有数千万从国内拼死出洋的同胞,两者形成合力,通过工业建设,既荡平了土著社会的乡下政权同时确立南华华人的统治地位。
这个道理不用司徒南解释穆先明也懂,经他手就有数千万美元的资金从纽约流入南华,南华正在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他人不在南华也可以感受得到。
自然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南华,致公党自然没有那么多资源投入到祖国的统一大业里了。
“看来,两广的问题还是得靠他们自己的力量。”穆先明有些不甘心道。
“呵呵。要是从南华挥军北上,十万兵马足以从广州打到北京了,但中国的问题根本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社会变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建设!但建设也就是最难的。
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在两广,已经三年了,才堪堪消化了两省,这还是我们大量移民南华,有效减轻社会矛盾的结果。”
司徒南感慨道。
心想:如果北上,就算打下了大半个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喂饱数亿嗷嗷待哺的农民,他们还不马上把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推翻到底?
面对无数实力彪悍的敌人,内外交困,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根本没耐心接受见效缓慢的南华模式??????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