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徒美登扶着胡子笑道。 经过讨论,南华政府选择雅加达、泗水、巨港、棉兰这四大城市作为未来的钢铁工业基地,依托这四大钢铁工业基地,同时发展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工业。 “要建立一个工业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虽然我们确定了一些重大项目,但关乎南华未来的发展,我想应该有制定一个庞大的计划,集中所有精力发展那些重大迫切的项目。这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美华公司密切配合。比如分几个阶段,制定三年或者五年计划,一步一步实现。” 在南华发展战略会议上,司徒南郑重建议道。他是无冕之王,他的话基本上代表的南华的意志。 姚宏民等人听了眼前一亮,纷纷点头,觉得司徒南的话很有道理。 实际上,这帮刚刚从草根上升为国家上层的新贵们,对于如何发展国家心理也是没底,司徒南的话无疑是指路明灯,照亮南华前进的方向。 “这个法子好,凡事都应该有计划,不然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就被其他事情影响了,走错了方向。阿南,伱要好好地给我们讲讲,不然我们心里没底啊!” 司徒美登真诚地看着司徒南,心里有些可惜,如果自己的位置让给司徒南来做就好了,至少他知道该怎么做。 “那是当然!”司徒南骄傲地点点头,就算司徒美登不说,他也准备给这帮人好好地洗洗脑,科普科普一下。 “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众所周知,前清也搞过洋务运动,看起来好像跟日本明治维新很像,但最后失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思想。 日本人的思想变了,虽然他们模范欧洲有些不伦不类,但他们的思想却是变了,而清廷却还是老衙门的那一套,脑子里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的还没变。” 司徒南说到这里,眼神严肃起来。 让他欣慰的是,南华的核心人物都有海外背景,思想开放,对西方的机器大生产有颇深的体会,姚宏民、姜华等美华公司的出身的人更是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本身就是大资本家,对发展工业的那一套很熟悉。 除了在宏观上见识比不上司徒南,在具体方面的才能早已超过司徒南了。所以司徒南只要在关键点上点醒他们,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人的思想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甲午那会,日本只是比我们好不了太多,不过经过了二三十年后,现在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日本人才是最可怕的。 他们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有自己的技术,除了缺少资源,几乎没什么东西可以阻止这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在其他方面,目前他们都领先南华,我们要承认,更要奋起直追,用二十年的时间接近甚至超越他们。” 想到日本,司徒南心里就感到压力重重,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国家的潜力了。对于南华能否在二战之前赶上日本,司徒南心里没底。 “我们要不要派出使团,出使列国呢?”何文秀插嘴道,“国防部已经和德国方面联系好了,准备派出500名军官到德国留学。” “很有必要。不仅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也要派,德国的陆军公认最好,但未来南华更多地依赖海洋,所以不能忽视海军的建设。” 司徒南点点头,又接着道:“未来南华的外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美国和德国,然后才是英国。 美德能为南华工业化提供资金技术,而南华的农产品也能在美德找到市场,特别是德国,他们现在落魄,穷得叮当响,会很愿意跟我们合作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