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余波 114 火柴?不,开滦煤矿…-《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2/3)页

    刘鸿生心里算了一下,如果要和瑞典和日本的火柴厂竞争,投资至少要过百万了,这大大超出他的预算。实际上如果要小小地玩票的话,花几万十来万就可以办一家中小火柴厂了。

    “怎么?是资金上面的问题吗?”司徒南见刘鸿生有些为难的样子。

    “是的。照司徒先生所说的,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算了。”刘鸿生点点头,又道:“此前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恐怕在技术上也有些难度。那些瑞典、日本的火药公司都不肯轻易转让他们的技术的。”

    司徒南点点头。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有所担心也是正常的,不过在司徒南看来,刘鸿生的问题一点都不是问题。

    生产火柴,主要在于火柴帽,讲究火药配方和粘合剂。至于火柴棍用点木工机器就可以生产了。

    火柴盒就更简单了,拿胶水和纸糊起来就行了。上海滩的不少人就是靠给厂家糊火柴盒为生。完全是手工作业。

    “技术上的事情可以由美华负责。我们可以从美国引进先进的火药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管理美华也会从外国的引进技术员,这点刘先生完全可以放心,刘先生只要发挥你的销售才能就可以了。”

    何永元插话道,给刘鸿生吃了颗定心丸。

    “没错。资金方面如果刘先生觉得预算大的话,美华可以出多一点,宋家也出部分,凑一凑总会够的。鉴于刘先生的才能,我们打算让刘先生出任火柴厂的总经理,你看行不?”司徒南问道。

    刘鸿生见司徒南差不多都安排好了,对他个人也没什么损害,便爽快道:“行!”

    最后达成的结果是:火柴厂的总投资为200万元,主要由美华公司、刘鸿生、宋子良共同出资,分别为80万、50万、15万,剩下的部分由刘鸿生去募股集资,不足的话再由美华公司补上。

    按照司徒南的计划,新的火柴厂已经在苏州、广州、汉口建立三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华东华中华南地区,有余力的话再向华北和南洋拓展。

    “司徒先生,听你这样说,我更有信心了,相信我们的中华火柴不必瑞典、日本的火柴差的。”刘鸿生把火柴厂叫中华火柴,也是出于提倡国货的考虑。

    为了不被人攻击,美华公司占有的股份慢慢地卖给刘鸿生,几次扩股后,后来被稀释到不足10%,最后完全退出了火柴厂,不过那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当初的投资已经收回了几倍的回报。这是后话不提。

    “希望早日见到我们的中华牌火柴面市,说不准刘先生会成为中国的火柴大王呢?”司徒南笑道。

    “哈哈。司徒先生过奖了,不过我会努力把厂子搞好的。”刘鸿生保证道。他还不知道司徒南并非说笑,历史上他就成为了中国的火柴大王。

    谈妥了火柴厂的合作,刘鸿生心里很高兴。司徒南到没有太多兴奋,毕竟对他而言,火柴这个行业规模小,司徒南更多的是对刘鸿生感兴趣,因为刘鸿生是个出色的煤炭生意人。

    “刘先生,实不相瞒。火柴生意并不是美华的重点,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煤炭。”司徒南笑道。

    “煤炭?”刘鸿生警惕道。

    “没错!”这时,何永元插话道,“美华想投资北方的开滦煤矿,刘先生作为开滦煤矿在上海的买办,所以我们想把你我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到煤炭生意上。对于合作伙伴,美华一向都是很慷慨的。”

    何永元善意的笑容无懈可击。刘鸿生想了一下,自己虽然是上海这边的买办,但开滦煤矿的大老板却是英国商人和北方的政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