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余波 63 司徒南眼中在澳大利亚-《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2/3)页

    墨尔本的气候比悉尼更清爽,在南洋经受了热带气候的炎热毒辣后,来到清爽舒适的墨尔本,环境不错,司徒南第一眼看到墨尔本就喜欢上这座城市。

    “我觉得如果将来有机会到澳大利亚度假的话,第一选择应该是墨尔本而不是悉尼。你看这里的海水是多么清澈,天空是多么湛蓝,空气是多么清新,阳光暖暖而不毒辣,在加上满街的鲜花翠绿,真想我们的比华利山庄啊!”司徒南赞道。

    “亲爱的,这一趟出来都大半年了,我开始想念洛杉矶了,还有我们的学校。”劳拉倚在司徒南的怀里,柔声说道。

    他们的儿子小安迪,不明白爸爸妈妈说什么,但看到墨尔本的美景他也激动地拍手,呀呀地叫着,劳拉的怀里挣扎着。

    “真是恼人的家伙,他又要在地上爬了。”司徒南把安迪放在地板上,小家伙就兴奋地往前爬。

    司徒南配合地从后面追,他越追,小家伙就越兴奋,吱吱呀呀地叫着,看司徒南追不上他就得意地回头笑。

    劳拉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这父子俩的游戏。她发现自从安迪降世后,司徒南更成熟了,对人对事更有责任感,更会关心人了。

    以前她总觉得司徒南心里隐隐有些地方放不开,但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相处,司徒南好像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融入这个世界了。

    尽管这个比喻不大恰当,但劳拉就是这样感觉的。

    在华人是世界里,墨尔本被称为新金山,以别美国的旧金山。可惜新金山比旧金山对待华人和其他有色人种更加严苛,所以在司徒南前世,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说过美国的旧金山,但对澳大利亚的新金山就几乎没听说过。

    墨尔本是因发现金矿而崛起的城市,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墨尔本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工业中心。

    澳大利亚的机械制造、钢铁、煤炭、造船等行业都集中在墨尔本,如果将悉尼比作澳大利亚的纽约,那么墨尔本就是澳大利亚的芝加哥。

    当然这个比喻只能说明墨尔本和悉尼在澳大利亚的地位,实际上,无论是悉尼还是墨尔本跟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这可以用钢铁产量的数据来说明,1919年澳大利亚的铁产量是18万吨,钢8000吨,这个数字只相当于芝加哥一个钢铁厂的零头而已。而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的话,纽约的摩根商行就比整个悉尼的钱加起来还要多。

    言归正传,不必对澳大利亚太多严苛,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是国家独立后才建起来的,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这十年,也是澳大利亚工业发展最初的十年。

    众所周知,英国人对殖民地只有掠夺,极少建设,故而澳大利亚独立时根本没有像样的工业。整个国家经济以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采金业)为主,都是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根本谈不上发达的。

    幸运的是,一战中英国商品退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工业终于可以发展了。在为英国祖国死了大批澳大利亚士兵后,(都是罪犯、强盗的后代,不死白不死!)英国发善心把不少军火物资订单交给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利用战争的有利时机,终于凑成了一套差强人意的工业基础。

    技术是粗糙些,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这已经很难得了。

    澳大利亚有丰富的资源,投资澳大利亚的矿业,畜牧业肯定有不错的收益,但司徒南不大喜欢这个国家的人!

    如果把美国的资金设备投入到澳大利亚,会促进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他心里又有些不甘心,觉得便宜了澳大利亚的白鬼了。

    真矛盾!

    战后美国钢铁业经历了短暂的萧条,伯利恒公司也不例外,不得不收缩规模。在战争中,未能及时更替的设备在趁机淘汰,这些淘汰的设备虽然在美国本土已经落后了,放在拉美地区或者亚洲地区,仍然具有不错的市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