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宣战-《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2/3)页

    还好,在几乎卖掉了最后一条裤衩后,他们终于把美国人拖下水了,他们终于听到了大洋彼岸的传来的激动人心的消息——美国人对德宣战了!

    至于俄国人,鉴于他们在这次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北极熊外强中干的面目显露无疑,德国人用半只手就挡住了所谓的“欧洲宪兵”的进攻。

    兴登堡和鲁道夫两人珠联璧合,指挥第八集团军在战争一开始就把轻率冒进的北极熊一个天大的教训,在“坦能堡战役”中全军覆灭的“萨姆索诺夫军团”更成了俄国人不愿提起的噩梦。

    在经历了痛苦的两年后,就算听到美国人“进场了”,本来是挺高兴的一件事,可惜他们已经没有力气笑得出来了。

    (同时他们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战争红利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后来才变本加厉地讨回来?)早在2月份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逊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它在俄国的统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新上台的俄国临时政府。

    嗯,这是个大杂烩式的临时政府,里面乱成一团糟,牛鬼蛇神充斥其中,根本没什么战斗力。而且在圣彼得堡还有一个苏维埃政权呢!

    总之,在这场游戏中俄国人算是废了。在美国人没松口之前,精明的德国人把工人党大头目列宁秘密送回了俄国,并且逼革命导师签订了让他背负一生骂名的苛刻的《布列斯特条约》。

    德国人终于可以从东线大量地抽出兵力加入细线战场。他们必须在美国登陆之前一鼓作气打垮英法。

    这是最后机会了,从东线收回拳头的德**队一下子变得更加强大,力量更加集中,这场战争变得更加惨烈了,不拼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

    英法得知德国人从东线抽回大量的兵力投入到细线后,除了更热情地招呼美国人之外,还必须在美国人到来之前牢牢地顶住德国人的进攻。

    伍德罗?威尔逊发出的呼声马上得到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的积极回应。

    他们立刻给白宫发来热情洋溢的电报,高度赞赏了美国政府为人类民主自由做出的正义的决策,宣称有了美国的加入后协约国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云云。

    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很简单,就是:美国人看热闹够了了吧?还不赶快过来?再不过来,哥们就完了!

    可惜的是,美国的远水暂时救不了欧洲的近火:宣战开始,美国全国才只有三万多陆军,想让美国大兵去跟德国人战斗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的了。

    军队扩编,士兵训练,军官的培训,还有大量的军火物资准备,一切都焦头烂额,没有几个月时间的准备,美国人不会在欧洲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双方联合后,英法两国慷慨地给美国派来大量的军官,争取早日让美国大兵成为合格的炮灰。

    同时法国的先进的飞机生产技术和坦克技术也授权给美国的公司生产。果不其然,克莱斯勒公司得到了法国的方面的技术支持后,参考了雷诺F——17型坦克,开始设计生产了一款更小巧的坦克。

    本来这一好处是要落在福特汽车身上的,但经过克莱斯勒公司的争取,加上司徒南一向和法**方的良好关系,也为了向美国人展现盟友的友谊,法国方面终于同意给以克莱斯勒公司技术支持。

    其实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法军的装备都是世界先进的,可惜后来因为被一战打掉了胆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