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企鹅游戏-《一直在仰望》


    第(3/3)页

    与之相对应的是:某某软件刷排名、刷礼物、身份认证套装等等黑料,在暗网中猖獗一时,黑产届多了许多日入数万的百万富翁。

    想来,这个公司的决策层只看到了直播软件的火爆,看到物质刺激可以吸引流量,没有深入研究黑产背后的东西。

    如果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那手机黑卡就是互联网黑产的“原油”。随着国家对手机号实名制的大力推行,不少互联网公司以手机号注册的账号为身份认证体系的基石,找回密码、身份认证、修改密码、大额支付等等,均需要手机号的参与。

    一旦手机号这个“基石”出了问题,无论你的风控体系如何完善,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更何况,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电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只有传统金融风控背景,对互联网账号业务的安全风险估计不足,导致其开展新业务、活动运营、新用户注册等的时候,陷入了西西弗斯的困境:

    新用户的获取越来越贵,一个有效金融用户的获取成本高达数百元、上千元,这钱花着真心疼;如果想把这个成本直接提供给新用户,做注册刺激,哪怕50元的物质刺激都能引起用户的兴趣,那我直接想办法做活动,把这50元给用户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因为信息获取成本的差别,这50元中的99.99%落入了黑产率领的僵尸军团手中。

    某游戏充值类APP,刚拿到了一笔投资,想投几百万做活动,让活跃用户上去,同时让投资人高兴下。

    CEO还是游戏背景,对互联网黑产有所察觉,和风险控制团队仔细核算几天后,拿出了活动方案:凡是新用户注册,可以得到标称价值68元的大礼包,但实际上可兑换的硬通货,是可以满30减5元充话费,或者满30元减5元买Q币。

    事先,他们对黑产价格、成本进行了大致的估量:每个用户只给5元好处,而且需要手机号、身份证(人脸识别)、手机imei合一,这样的风控,即使有漏洞,漏洞也不会很大吧?

    事实上,这个活动做了不到1周就无疾而终。在各个网赚论坛上,留下的是:某某充值怎么不能用券了啊?

    根据该APP事先发布的新闻稿、投入的配套广告资源等估算,此次损失应该在300万

    撸羊毛的成本计算:每单赚8元日入10万不是梦

    那个充值APP的风控团队也许不知道,现在的黑产军团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某某大佬养了10万张卡,每张卡成本五六十元,每单至少要赚十几元才有得赚。

    如果当时太子龙能找到这样的技术,撸倒炫舞说不定都有可能。但真这样,说不定会被告上法庭,毕竟之前有个羊毛党钻京东的空子撸了几百万被判不当获利。

    反正花商们都很纯朴的手动送花,一个帐户切换一个帐户。周而复始。而这样子,挣不了多少钱手还在发抖。所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