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只为她求情-《子非良媒》


    第(2/3)页

    封凰慢慢的走来,身上还是银色的铠甲,那湖底的鱼儿听到了声音甩动着尾巴,消失在水草里。

    宫女见顾映莲慢慢的扶起来,她慢慢的走过去,紧紧的牵着封凰的手,眼底似有泪意“果然这世上只有真心诚意的待我。”

    封凰的盔甲上还带着银霜还未化去,他抬起眼睛,“太后娘娘打算如何处置顾玠,我虽将那些士兵安置在城外,可他们还是一心想要顾玠回来,长久下去,终究会闹出乱子来。”

    顾映莲苦笑一声,随手从将石桌上的纸拿了出来,却是顾玠的字迹,上面满是求饶的话。

    只是他求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虞折烟的命。

    上面写着:冬琅自知万死莫赎,愿太后娘娘念及昔日出征匈奴之功,留下发妻虞折烟一命,冬琅伏地叩首,愿太后娘娘成全。

    见封凰瞧完了这些字,太后长叹道:“这个情种,竟还不顿悟,冬琅自小便出色,却折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他将那张纸放回了石桌上,默然片刻,“他是娘娘的骨肉至亲,您自然难抉择。”

    “我还记得我嫁到东宫的那日,冬琅亲自将我送上了轿子。他在帘外说,我若在宫中受了委屈,定要告诉他,他替我出气。”顾映莲的眼底满是哀痛,“倘若不是他,哀家也坐不上今日的位置。”

    连她自己也无法否认,倘若不是顾玠在她失宠的时候平定淮阴的叛乱,不是他在她刚垂帘听政的时候,稳定宫中的局势,出征匈奴,只怕她早就被那些虎视眈眈的人啃得连骨头也不剩了。

    狡兔死,走狗烹。所有的一切都在紧紧的牵制着顾玠,让他再也无法抽身了。

    “一会哀家便拟旨,将他们发配到岭南为奴,永生不得回京。”一行泪顺着顾映莲的脸颊滑落,“哀家便是死后,也无颜面见到父母双亲了。”

    腊月的寒风,锥心刺骨,只冷到封凰的心底。他的手紧紧的攥着衣袖,似乎在极力的克制着什么。

    原来她还是舍不得要她的弟弟去死,即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保全他的性命。

    虞折烟和顾玠被送到监牢里,寒冬的监牢冷的如同地狱,牢里的那些犯人也不再将脑袋从栏杆里伸出来瞧热闹了,一个个的只钻在稻草堆里,不肯出来。

    顾玠牵着他的手慢慢的走,即便他的手那样的冰冷,可虞折烟心底还是一阵暖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