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原先是‘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不过近些年,国家把外面跟里面的沙漠公路修通了,这儿也成了国家公园,重要的旅游景点,所以也相对就有了固定放牧点。” “鹿鹿酱:我学民族学课程的时候,专门就查过,他们的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语言也跟维语有些不一样。 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也仅只剩下了这最后一处罗布人村落了。” 陈凡走下沙丘,迎向罗布人老爷爷,然后用汉语跟他打招呼。 老大爷慈祥又显得热情好客,说着陈凡听不大懂的民族语言,撵着羊就向村子里走。 陈凡帮着老人赶羊,一路来到了罗布人村寨口。 只见村口有个小栅栏门,形状有如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的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 再看看整齐排列的小木屋,还有汉字跟英语,陈凡脸上是欢乐的。 起码,这儿跟外面接触了,文明带到了这里,旅游也开展的不错。 “好了,各位,接下来,我打算好好逛逛罗布人村落,看看这儿的异域风情,然后明天休整一整天,接下来再走另一半,相对容易的路程。” 说完这里,陈凡继续去看他觉得新奇的一切事物去了。 “刘子光:主播真不够意思,只顾自己爽,说完就开溜了。” “夜瞳:无所谓啊,他不解说,我们跟着摄像机,一路看下去就是了,话说这儿还真有些发达的,我看村口还停着几台大切诺基呢!” “我是学术帝:我发现了仿造的蒙古包帐篷,还有那边有几头骆驼,正在吃草料。” “张义轩:呵,你们看那算啥,你看主播现在手上,把玩那是什么东西,好像是碗,又好像是用木做的。” “清北大司徒:这个简单啊,人家终日在沙漠边缘,跟胡杨林和几处湖泊生活,缺少跟外面的物资交流,天长日久,很多日常工具都是因地制宜,用胡杨木做的了。” “狗砸不是狗子:那是工艺品,带一个回家肯定很有纪念意义。” “清风一拂袖:要不,让主播给我们带几只碗出来吧,我也好喜欢。” “李某人:算了吧,主播那个背包都够沉的了,接下来还有几百里沙漠里,主播可不是蹭路,去旅游的。” “陈晓:反正吧,这次主播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能活着走出来就不错了,我知道南面沙漠,可是威胁更大,流沙也更多,可能主播跟着沙漠公路走的话,还有一丝被救援的可能,要是沿着古河道走,只怕会陷入流沙里,万一钻到什么楼兰古迹,精绝古城就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