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照武三通说的,周成文和周秃子去烧草垛,没想到风把火星子吹到了稻田,更没想到那天风格外的大,周武氏原以为自家的稻田不在那个方向,没想到后来风竟然转了方向,把周家的那些稻田也都烧了。 只是可怜村子里那些会受到牵累的人家了。 这周武氏死了儿子,赔了稻田,还不知道悔改,还在这里吆五喝六的,谁给她的脸。 “周武氏,你养大的孩子不跟你亲,人家日子过好了,也不认你,是你活该,你最疼爱的儿子死了,你家的粮食被烧了,也是你活该,你二儿子一家跟你也断了关系,疼了你半辈子的老头子,现在也被你祸害的成了酒鬼,你更活该,你现在是不是还以为你这个娘家的侄子会管你,我告诉你,侄子跟你一个姓,可是跟你隔着肚子呢,儿子都不管你,侄子能养你,你,周武氏,注定会落得无人养老送终,没人埋的下场。” 那个妇人又是大笑一声,然后气冲冲的走了。 想起什么,又停下对着村长、里正和村子里的人喊道:“必须让周家把咱们的损失都给补上,还有,要是周家也拿到救济粮,就是天理难容。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这个妇人是周家老宅隔壁的刘婶子,跟周武氏做了一辈子的邻居,也被周武氏欺负了一辈子。 其实两家在周武氏进门之前,还是关系不错的,可是周武氏进门之后,尖酸刻薄的嘴脸就露出来,经常会因为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找刘婶子的麻烦。 什么拿干柴的时候,刘家故意的弄脏了他们周家门前的干净的地儿。 还有,什么周武氏晾晒在门口的衣服被拿走了,被抹上了灰。 邻居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些事情互相让让也就过去了,可是周武氏就是一点亏都不吃,不仅不吃,而且经常借着小事就去找麻烦,让人给赔偿,一来二去,两家的关系彻底僵了。 到后来,两家见面招呼都不打。 早些年,周家日子好过,有个会打猎的大儿子,还有个读书的小儿子,周武氏腰板也挺得直,刘婶子也不敢 跟她过不去,只能小心的避着忍着,可是周武氏却不依不饶,总是去找刘家的麻烦,刘婶子的男人,就因为周武氏满嘴胡言乱语的在外面瞎说刘大叔摸周武氏,还对着周武氏说孟浪的话,后来羞愧之下投河自尽了。 那之后刘婶子也差点没了半条命,要不是因为孩子们还小,只怕也熬不到现在。 而周家落魄之后,刘婶子也解了气,只是想起那些年被周武氏欺负的日子,刘婶子觉得根本不够。 可现在她觉得够了,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这周武氏的结局,痛快,老头子,你在那头可以闭眼了。 刘婶子这话也确实给很多人提了醒,这周成文虽然死了,但是儿子的债娘来还,村子里的损失必须得让周武氏来偿还,既然周武氏这么看重武三通,那武家也有份儿。 “对,咱们不能就这么放过周家和武家,必须让他们还。” “什么意思?还什么?是周成文干的,要还,让周武氏还,跟我们二房没关系,我们已经分家了。”闻言,宋氏第一个反应过来。 “是分了家,可你们不还一块住,而且周成文跟周秃子商议的时候,你们难保不知道,所以,你们二房也得还。” “对。” “还有武家,武三通直接就去偷了,罪大恶极,而且这周武氏可是拿他比亲儿子还要亲,他不还谁还。” 村子里的人很快想起来了。 “放屁,周家是周家,周成文是周成文,周武氏是周武氏,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少把我们武家牵扯进来,我们,武三通犯了错,把他赶出去,他不愿意离开,可以挨打,可以被罚做苦役,可是他们周家的事情跟我们武家没关系。” “没关系,你们既然加入了山脚村,就也是山脚村的人了,当日加入山脚村的时候就说过了,凡是加入山脚村的,就必须要以山脚村的利益为重,武三通,明知道周成文和周秃子去作恶,不仅不劝阻,也不跟里正村长说,反而什么都不说,还想着浑水摸鱼,这就属于罪大恶极,要么受罚之后滚出山脚村,要么就罚没成奴隶,你们自己选。” “什么?离开山脚村?奴隶?” 武三通和武家人都愣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