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马强带来的技术员配合密切。 快速地将鱼苗都装进充满氧气打的膨胀的运输袋,便于马匹驮包的运输。 此外,还有一些插网、打氧、检测、鱼饲等材料设备。 二十六匹马组成的马队,已经顺着山路浩浩荡荡地出发。 这一次,马强先带来了两万尾珍贵的四代鱼苗。 主要是先来湖里进行拦网试养殖。 看看鱼苗适应一下这边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他到了之后,也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按他的要求,建立一些隔离池什么的。 等这边都准备好了,才能把自己那边研究所的重要家当都带过来。 所以他们的东西虽然多。 让马队来回跑两趟,绝对可以搬完。 刘刚和黄云龙他们,跟在第一路后面走。 走到一半休息的时候,就收到了马强的电话。 电话那头,马强简直是兴奋地发出了狼嚎。 他对蛟龙湖的环境简直太满意了! 他在第一时间,就安排了技术员测量水质,结果这里的水质大大地超乎了他的预期。 和他的淡水三文鱼简直是量身打造! 拨通这个电话的同时,跟着他过来的技术员,已经开始在湖边进行拦网操作。 拦网之后,就可以先让带过来的鱼苗放下来。 这些都得他来了之后,自己亲自安排技术员做。 就算刘刚想事先帮忙,也没这个技术。 肯定也达不到他的要求和条件。 等刘刚他们好不容易到达翻龙岭的时候。 黄云龙真是擦了把汗。 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下山的路。 心说回去还要再走一趟,不由苦笑无语道:“我太难了……” 刘刚道:“咱们才走一趟,人家住在这里的,才真正难呢!” 这时。 村子里已经早就热闹起来了。 听说养鱼的马教授来了,这次,看热闹的人比上次还多。 村头树下,大家都在热烈地议论,这马教授的鱼到底行不行。 有个搭过手送升苦叔下山的大叔看到刘刚。 就笑着打趣,问:“刘刚,马教授带来的鱼,能长多大一条啊?能有一尺不?” 刘刚笑道:“升民叔,让这鱼长个几年,就能长得跟你家铁球娃子一样高呢!” 铁球是苗升民家的孙子。 人如其名,黑不溜秋,满地打滚,人嫌狗厌的四五岁的年纪。 升民叔笑道:“刘刚啊!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