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帕丽斯说:“李是个作家。” 妮可问:“是吗?哪里能够买到你的作品吗?” “现在还不行,因为还没有出版。”李源摊手道:“另外,就算出版了也只有中文版本。” “中文啊……”两个女孩同时露出遗憾的表情。马克倒是一脸跃跃欲试,似乎打算挑战一下这门号称难度仅次于俄语的古老语言。 …… 妮可同样喜欢写作,和李源的关系一下拉近了不少。 她问了李源对短剧的构想,李源一一作出解答。 见她的热情这么高,李源于是说:“你为什么不尝试创作剧本呢?” “不,不,我不行的。”妮可连连摆手。 “不试试怎么知道?”李源说道:“这样吧,剧本我们一起创作,以你为主,毕竟你才是美国人,比我更了解这个国家。” “那……好吧,我试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两点。第一,虽然系列剧是用来宣传ZuckNet的,但是不要被它限制住;第二,你只要牢记峰终效应就行了……” 峰终效应,又叫峰终定律(Peak-End-Rule),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提出的一个理论。 丹尼尔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我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 举个例子: 一场全程无趣的约会,最后发生了一件非常浪漫的事,那么这次约会留给双方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反过来,一场糟糕的出轨,会让人忘记原本温馨相处的时光,进而彻底否定这段感情。 峰终定律广泛应用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拿影视剧来说,一部爱情电影,男女主在约会过程中可能无趣,可能笑料百出,但是真正升华的部分总在最后。 也许是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一场舞会,一个大声喊出的名字和拥抱,这会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反过来,在拥抱中慢慢死去,或是分别前突如其来的冷冷细雨,则会给观众留下无尽伤感。 这都是对峰终效应的应用。 李源解释完峰终效应,妮可陷入思考。 凯伦太太感兴趣的问:“你还知道丹尼尔·卡纳曼?” “我的一个朋友是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很推崇丹尼尔·卡纳曼,给我讲了很多他的理论。” “你是说冯婉小姐?”海姆对冯婉印象很深。 “对,就是她。” 海姆向凯伦太太解释说:“冯婉小姐是李的助理,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哇哦,那可真是很厉害。”凯伦太太赞叹道。 虽然她夸的是冯婉,李源也感觉与有荣焉。 马克忍不住说道:“我妈妈更厉害,她可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 马克说完,大家看凯伦太太的眼神都变了。 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是当之无愧的NO.1,中国人更为熟知的哈佛和耶鲁只能分列二三位,如果马克不说,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凯伦太太居然也是个学霸,最顶级的那种。 凯伦太太见大家都在看她,谦虚的笑了笑,说道:“是的,我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对了,你刚提到的丹尼尔·卡纳曼,现在就在普林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 聊天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中午。 凯伦太太本来是过来帮忙筹备午餐的,结果聊得太高兴,把做饭的事情完全忘在了脑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