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需要太复杂,不用拍广告片,拿下肖像使用权,直接买张剧照印到包装袋上就好。”李源半开玩笑的说:“你要胆子够大,甚至可以先上车后买票。” 其实先上车后买票效果可能更好,闹出纠纷,借助媒体的力量还能炒作一番,不过其中风险太大,搞不好就是人财两失,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 “还是按规矩来吧。”乔若男不听他的馊主意,尤不放心的问:“你真觉得这部剧能火?” 李源信誓旦旦的说:“破不了国内收视记录,我把自己赔给你!”。 “我要你有什么用!”乔若男啐了他一口,意识到这句话有些暧昧,脸微微一红,顾左右而言他:“你脑子里都装着什么东西啊,你怎么什么都懂?” “我是天才嘛。”李源嬉皮笑脸的说。 …… 乔若男拿定主意,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一面,当场掏出手机去到阳台打起电话。 沈育民没想到李源三言两语就解开了困扰乔若男的难题,心生感慨,对关学道说道:“你倒是收了个好徒弟。” “我可不敢收他当徒弟,”关学道也很感慨,“易经说三才,谓之人才、地材、天才,像他这般拔羣出类,怕是只有老天爷才能做他老师。” “哦?”沈育民奇道:“他不是一直管你叫老师?” 李源打蛇上棍:“我是一心想拜师来着,关老师不如就从了?” “这叫什么说法!”关学道笑骂道:“收了你这泼皮,以后怕是不得清净。”言外之意倒是不反对。 李源大喜,连忙说道:“有事弟子服其劳,关老师有烦心事,大可以交给我去做。” “我倒是真有难题,”关学道似笑非笑,“你要是能帮我解开,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 “什么难题?” “经济。”关学道手指叩着茶几,说道:“我看你刚才说得头头是道,那我问问你,瀛洲的地方经济应该怎么搞?” “你这就是耍赖皮了,这种大事,哪是我一个初中生能插嘴的。” “说说而已,听不听在我,又不要你担责任。” 欲擒故纵的招数用来对付乔若男这种海归还好,对付关学道这种老油条,倒不如开门见山。 “瀛洲的经济问题,不是一县一地的问题,而是全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问题。” 李源一句话把格局拓宽到全省,沈育民笑道:“中央要求各级领导要纵览全局,不要只顾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小李这是连我也批评上了。” 见李源欲言又止,沈育民又说:“没事,现在不兴扣帽子,你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说什么!” 李源见状,这才继续说了起来。 “区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有什么,要集中挖掘优势资源,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大做强,才是正确的发展路线。现在很多地方领导一提到发展经济,就要招商引资,却不考虑外部资金引进来,能不能健康成长,能不能对区域经济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打个比方,新兴制造业,”李源指着电视柜上的VCD机,说道:“外人提到VCD机,总觉得科技含量很高,其实核心元器件大都是国外厂商生产的,国内企业要做的不过是拿起螺丝刀把它们拼到一起罢了,可以说毫无难度可言。即使如此,VCD生产厂家在北方却很难生存下来。为什么,因为不具备发展资源。” 第(2/3)页